在新時代“四下基層”實踐中,一座營鎮主動作為,將工作重心下沉,架起與群眾的連心橋。
政策宣講下基層,理論浸潤民心。各包村領導帶領包村干部組建宣講小分隊,走進村莊院落、田間地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鄉村振興、醫保參保、惠民補貼等政策,讓群眾及時掌握政策紅利,累計開展宣講30余場,惠及群眾2000余人次,讓黨的好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
調查研究下基層,摸清發展脈絡。鎮領導班子成員深入村組,聚焦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難題,與群眾面對面交流,收集意見建議80余條。通過實地調研,找準制約發展的堵點,因地制宜制定發展規劃,為特色種植、鄉村旅游發展奠定基礎。
信訪接待下基層,化解矛盾糾紛。變“坐等上訪”為“主動下訪”,包村領導帶領相關站(辦)所工作人員不定期入村接訪,現場傾聽群眾訴求,當場協調解決問題。今年以來,累計化解矛盾糾紛50余起,把矛盾化解在源頭,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現場辦公下基層,提升服務效能。針對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鎮領導班子帶隊現場辦公,在道路修繕、飲水安全等民生項目上精準發力,已完成民生實事項目12個,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一座營鎮以“四下基層”為抓手,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書寫基層治理與發展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王藝瑾)
初審:馬赫 復審:趙靜茹 終審:費紅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