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頭鎮位于梅河口市西部,距市區有5公里,區域總面積46平方公里,全鎮轄7個行政村,24個自然屯,總戶數4728戶,總人口12598人。2014年被評為省級生態鎮,2015年被評為省級精神文明鎮,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生態鎮。
黑山頭鎮地處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大陸性氣候明顯,四季分明。全鎮耕地面積4萬畝,森林面積21.62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為47%,具有良好的生態條件。全年平均氣溫3.5℃左右,年平均日照為2580小時,無霜期為105—120天,適宜農作物和中草生長。
一、發展優勢
1.區位優勢。黑山頭鎮位于梅河口市西部,輝發河北岸,東與福民街道幸福村相連,西與山城鎮東盛村為鄰,南與紅梅鎮以輝發河為界,北與東豐縣影壁山鄉接壤。東西寬6公里,南北長8公里,區域總面積為46平方公里。距離市區僅有5公里,4個村坐落于202公路沿線,是去往雞冠山風景區和磨盤湖風景區的必經之路。
2.自然優勢。黑山頭鎮地處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大陸性氣候明顯,四季分明。全鎮耕地面積4萬畝,森林面積21.62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為47%,具有良好的生態條件。全年平均氣溫3.5℃左右,年平均日照為2580小時,全年平均有效積不顯為2500—2600℃,無霜期為105—120天,適宜農作物和中草生長。2014年被評為省級生態鎮,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生態鎮。
3.產業優勢。黑山頭鎮經濟基礎比較雄厚,是我市經濟強鎮,“十三五”期間被我市定位為圍城鎮,重點發展都市農業,也是綠優水稻主產區。按照經濟強鎮富民的思路,實施“一村一品、棚畜并舉、科學發展、強鎮富民”戰略,共發展特色產業村4個,有代表性的200畝以上特色產業共有2個,養殖牧業小區3個,1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1個。
二、初步構想
黑山頭鎮將按照“一線多點”的發展格局進行打造,一線,即202國道沿線,多點,即沿線四個行政村。形成以黑山頭村綠優米、自強村藍莓、寶山村地瓜、團結村水果、蔬菜為主的一村一品主導產業,同時4個村的主導產業又相互融合共同發展,最終將沿線4個村打造成集休閑旅游、餐飲、娛樂、觀光、采摘等為一體的休閑農業特色經濟帶。目標把黑山頭鎮打造成,一年四季有采摘,天天棚里有果菜,棚外有花、棚里有果,水里有魚,林里有雞。讓梅城人民想來吃,想來摘,想來看,想來住,想來玩的一個生態休閑娛樂特色小鎮。
三、發展規劃
1.打造千畝采摘園。依托團結生態園和自強藍莓種植基地,建設垂釣、跑馬場、餐飲為主的“農家樂”,形成集旅游觀光、游玩采摘、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特色產業基地。
2.打造千畝花海。利用黑山頭村的土地優勢,重點打造集觀光、休閑、避暑、度假、養生和旅游為一體的花海景區。使其成為“避暑勝地、養生天堂、賞花好去處”。
3.打造千畝果園。利用寶山村林地多的優勢,重點建設休閑觀光示范果園,以高標準的園內基礎設施、高規范的科普展示項目、高水平的生態環境營造、 以及各具特色的園林景觀小品、極具風味的果品采摘游樂活動,將生態、休閑、科普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可覽、可游、可居的環境景觀。
4.打造萬米生態景觀。圍繞202線公路,在鎮轄區內公路沿線兩側重點改造村居與和建設綠化生態景觀,實現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的有機協調,使司機和行人在出行途中能享受到輕松、舒適、愉悅的感覺。
四、產業規劃
1.蔬菜種植產業。團結村高標準蔬菜大棚園區,占地面積330畝,現有高標準蔬菜大棚72棟。未來幾年,主要依托團結村12組和4組共600畝土地,建立主產業園區,園區內完善灌溉、排水、田間道路等配套和附屬設施。同時通過主產業園區的帶動作用,重點推進202公路沿線具備交通優勢的村屯發展蔬菜種植業。到2020年末,力爭全鎮蔬菜大棚總量達到500棟以上,香菇、木耳栽培達到500畝以上,逐步形成品種齊全、各具特色的綜合蔬菜種植產業。
計劃5年內成立蔬菜產品配套深加工企業1-2戶。年生產蔬菜總量達到1740噸,年收益達到500萬元。
2.藍莓種植產業。自強村藍莓種植基地,占地面積110畝,現有品種近10種。未來幾年,主要依托自強村7組100畝土地,建立主產業園區,園區內完善灌溉、排水、田間道路等配套和附屬設施。同時通過主產業園區的帶動作用,根據不同的地理特點,重點推進202公路沿線具備交通優勢的村屯發展藍莓種植業。到2020年末,力爭全鎮種植面積總量達到1500畝以上,逐步形成品種齊全、具有特色的綜合藍莓種植產業。
計劃5年內成立配套深加工企業1-2戶。年生產藍莓產品總量達到1000噸,年產值達到1800萬元。逐步把藍莓種植業培育為特色主導產業。
3.地瓜種植產業。寶山村寶樂地瓜種植專業合作社,現有會員50戶,種植面積150畝。未來幾年,主要依托寶山村2、3組適合地瓜種植300畝土地,建立主產業園區,園區內實行統一管理、機械作業、不施任何化肥。同時通過主產業園區的帶動作用,根據不同的地理特點,重點推進202公路沿線具備交通優勢的村屯發展地瓜種植業。到2020年末,力爭全鎮種植面積總量達到1000畝以上,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地瓜種植產業。
2017年計劃建設大型冷庫,進行反季節銷售;2020年之前,建設地瓜產品加工廠1戶,年產地瓜產品500噸以上,產值達到1000萬元。逐步把地瓜種植業培育為特色主導產業。
4.綠優米種植產業。黑山頭村福海綠優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現有會員51戶201人,綠優米種植面積3500畝。今年200畝稻田成功獲得有機認證,下一步將逐步擴大有機稻田轉換面積,最后達成3500畝全部有機的目標。2017年合作社計劃再次組織生產富硒大米2000畝,提升大米的附加值,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未來,合作社發展成熟時,將引進集餐飲、觀光、娛樂為一體的休閑、生態農業項目,充分提高土地價值,帶動周邊農戶共同發展。未來幾年,主要依托福海綠優米種植專業合作社,擴大綠優米種植面積,形成訂單農業,逐步輻射到202沿線其它各村,到2018年,綠優米種植面積達到12000畝,并全部達到有機認證,富硒大米發展到6000畝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