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11220581013588966T/2020-03331 |
分 類: | 重要文件 ; 通知 |
發文機關: | 梅河口市交通運輸局 |
成文日期: | 2020年08月12日 |
標 題: | 梅河口市“四好農村路”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梅河口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路長制”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
發文字號: | 梅四好農路辦〔2020〕11號 |
發布日期: | 2020年08月17日 |
索 引 號: | 11220581013588966T/2020-03331 | 分 類: | 重要文件 ; 通知 |
發文機關: | 梅河口市交通運輸局 | 成文日期: | 2020年08月12日 |
標 題: | 梅河口市“四好農村路”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梅河口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路長制”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 ||
發文字號: | 梅四好農路辦〔2020〕11號 | 發布日期: | 2020年08月17日 |
梅河口市“四好農村路”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關于印發梅河口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
“路長制”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梅四好農路辦〔2020〕11號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現將《梅河口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路長制”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梅河口市“四好農村路”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8月12日
梅河口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路長制”
改革試點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意見》(國辦發[2019]45號)、《交通運輸部、財政部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意見的通知》(交公路發[2020]26號)及《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發展的實施意見》(吉政辦發[2018]25號)精神,加快補齊我市農村公路發展短板,構建建養并重、外通內聯、安全舒適、路域潔美、服務優質的“暢、美、潔、優”農村交通發展新格局,更好的服務鄉村振興。為細化農村公路管養責任體系,不斷提升農村公路管養水平,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行“路長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布局,健全管理機制、明確工作目標、落實管理責任、強化社會監督、嚴格管理考核,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農村公路管養機制,為全市農村公路暢通、安全、有序運行提供制度保障,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
二、工作目標
堅持“政府主導、屬地管理、分級負責、部門協作、社會共治”原則,遵循“有路必養,養必到位”的方針,構建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機制。2020年5月開始,利用兩年時間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使各項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實現從“路長制”向“路長治”的逐步轉變。通過“路長制”長效管理的有效落實,讓農村公路“更暢通、更安全、更舒適、更美麗、更富民”,使“四好農村路”建設成果不斷鞏固,路容路貌明顯改善,序化、潔化、綠化、美化水平顯著提升,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公路出行環境。
兩年后,全市有農村公路的23個鄉鎮(街)、300個行政村按照考核標準,達到優秀的鄉鎮(街)和村的比例達到70%以上。
三、成立組織機構
成立農村公路“路長制”領導小組,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市政府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各鄉鎮(街)為責任主體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交通運輸局,主任由交通運輸局主要領導擔任。
四、明確管理體制
按照“分級管理、屬地負責”的原則,市政府履行農村公路管養主體責任,按照“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逐級負責,上下聯動、層層落實,將縣、鄉、村道分別落實到人,做到專人專管,建立市、鄉鎮(街)、村三級“路長制”責任體系。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市級總路長,縣級路長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擔任,鄉級路長由鄉鎮(街)主要領導擔任,村級路長由村村民委員會主要負責人擔任,鄉鎮(街)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道路專管員。總路長對“路長制”領導小組負責,監督縣、鄉、村級路長工作;縣級路長對總路長負責,監督鄉、村級路長工作;鄉級路長對縣級路長負責,監督村級路長工作;村級路長對鄉級路長負責,做好轄區道路管護。
五、完善運營機制
一是建立總路長辦公會議和下級路長會議制度,總路長原則上每年應組織召開不少于兩次辦公會議,協調解決農村公路重大事項,安排部署重點任務。縣級路長每年召開調度會議不少于兩次,鄉級路長每年落實工作會議不少于四次。二是建立建檔立卡制度,對公路和橋梁、公路附屬設施、公路用地等調查核實,明確各段路長,建立責任檔案并登記造冊,建立縣、鄉、村公路管理基本信息數據庫。三是建立道路巡查制度,縣、鄉、村級路長定期開展兩次道路巡查,做好巡查記錄。四是建立公開公示制度,推行農村公路“陽光工程”,將路線名稱、路線規模、路長信息、管理目標、責任人、監督電話等內容,以設立路長公示牌或在政府門戶網站公示的形式,向社會公示,并及時更新,接受社會監督。五是建立道路專管員制度,負責管轄的鄉村道日常路況巡查、隱患排查、災毀信息上報及保險理賠,參與管養單位、個人監督考核和建設、養護工程管理,及時制止并報告侵害路產路權行為,協助路政執法部門現場執法和涉路糾紛調查處置等工作。六是建立督查考核制度,辦公室按照考核制度,對路長工作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年度考核掛鉤。
六、強化隊伍建設
建好用好兩支管養隊伍,保障路長工作任務落到實處。一是建好用好縣、鄉、村三級養護管理隊伍,采取縣級專養公路由國省干線隊伍養護;鄉、村級公路設立公益性崗位等方式開展日常養護,構建專群結合的養護機制。二是建好用好道路專管員,每個鄉鎮(街)養護管理站設置兩名道路專管員負責日常管理。建立市有路政員、鄉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管理體系,切實加強農村公路巡查和路產路權保護。
七、落實工作責任
(一)“路長制”領導小組。貫徹執行國家和省關于農村公路的方針政策,全面落實農村公路建、管、養、運的組織保障、政策保障和資金保障的主體責任。
(二)“路長制”辦公室。在小組和總路長及縣級路長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督辦落實上級確定的工作事項,協助總路長和縣級路長處理日常工作,制定完善全市“路長制”政策、制度,制定鄉級路長考核管理辦法,組織對鄉級路長履職情況進行考核并向小組和總路長提出考核意見,推進“路長制”具體實施。
(三)總路長。市政府市長是全市農村公路的總路長,是轄區推行“路長制”的第一責任人,負責轄區內“路長制”的組織領導、決策部署、考核監督,解決“路長制”推行過程中的重大問題,落實農村公路建設、養護資金和養護機制。
(四)縣級路長。對縣、鄉、村級路長工作負總責,落實總路長交辦事項,督促指導下級路長和相關部門履行職責;根據“路長制”工作需要,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責分工。協調解決公路管理養護存在的突出問題,并定期開展公路巡查檢查,對責任道路建設工程質量、養護管理、路政管理等情況進行監督指導并督促落實。
(五)鄉級路長。對轄區鄉、村級公路“路長制”工作負總責,落實總路長、縣級路長交辦事項。落實轄區鄉道(含橋梁、隧道)、附屬設施、路容路貌、交通秩序、綠化、環境衛生等綜合管理和制定鄉規民約;全面負責所轄道路及周邊環境問題的監督協調、情況反饋、問題整改;定期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工作,安排人員定期上路巡查,發現問題及時向相關責任單位、上級路長反映,并做好問題處置、跟蹤及落實;開展路產路權保護;督導、考評鄉村道專管員和村級路長履職考核;協助縣道養護單位養護工作;組織對轄區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的質量監督和安全生產監管。
(六)村級路長。負責轄區村級公路(橋梁、隧道)及其附屬設施巡查,并對道路進行日常養護管理,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確保轄區路段干凈整潔、道路通行安全;落實上級路長的工作部署,統籌調度和協調解決村道管理的突出問題;組織制定村規民約,發動群眾愛路護路。
(七)鄉村道專管員。在各級路長和辦公室的指導、監督下,具體負責鄉、村道的日常路況巡查、隱患排查、災毀信息上報及保險理賠,參與管養單位監督考核、工程管理,及時制止并報告侵害路產路權行為,協助市路政執法部門現場執法和涉路糾紛調查處置等工作。
(八)成員單位職責。
1.財政局。落實農村公路建、管、養資金,建立農村公路養護經費保障機制,協調“路長制”相關資金政策落實,監督資金使用。
2.公安局。加強超限超載等涉路違法、犯罪行為的治理和打擊,維護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參與工程竣工驗收。
3.督查辦。對“路長制”進行績效考核。
4.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配合督查辦對“路長制”進行績效考核,積極增加公益崗位。
5.自然資源局。負責規劃區公路兩側規劃建設管理,對于公路改擴建、沿線環境整治和隱患治理等建設項目開設綠色通道。對公路用地范圍內違法用地和擅自挖沙取石開礦的查處,協助公路用地審批和土地確權。
6.住建局。加強途經城鄉區域公路兩側住房建設管理。
7.林業局。指導、監督公路兩側林地保護和管理,指導、監督各綠化主體責任單位對公路沿線綠化造林。
8.水利局。做好公路沿線灌排體系建設,進行防洪評價,提高公路兩側區域的防洪灌溉能力,協助做好公路沿線綠化帶灌溉水源的保障。
9.農業農村局。推進新農村建設與“路長制”管理工作相結合,協助做好農村公路土地確權工作。
10.應急局。指導鄉鎮(街)做好農村公路安全監管和工程竣工驗收工作。
11.生態環境局。指導農村公路建、管、養、運等方面的環保工作。
12.各鄉鎮(街)。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明確責任,具體組織實施“路長制”。
八、保障措施
(一)全面宣傳發動。通過電視、廣播、互聯網、新媒體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人人參與的良好愛路護路氛圍,及時報道管理成效,推廣經驗,提高“路長制”管理工作的社會參與度。
(二)形成工作合力。建立“政府主導、各級路長分級負責、各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和協調聯動機制。各部門要建立健全人員投入和資金投入相結合的保障機制。各級各部門要全力支持“路長制”的運行,為“路長制”工作開展營造良好環境。要在路段與路段之間、路段與產權單位之間建立“路長制”工作聯系機制,相互溝通、相互配合,消除盲區,形成橫向到底、縱向到邊的“路長制”管理體系。
(三)強化資金保障。一是養護管理站機構人員經費納入鄉鎮財政預算,養路員工工資由市財政撥付的環境整治經費和鄉鎮財政共同承擔。二是鄉鎮(街)養護管理站設置兩名道路專管員,由鄉鎮(街)管理、村委會監督。三是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資金納入市財政預算。
(四)嚴格督查考核。由“路長制”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督查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鄉級路長進行考核。采用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社會監督等方式,督促各責任單位切實履行管理職責,提高管理水平,督查考核結果適時予以通報。
附件:1.梅河口市農村公路“路長制”領導小組
2.梅河口市農村公路“路長制”工作考核辦法
3.梅河口市 農村公路“路長制”工作考核指標
附件1
梅河口市農村公路“路長制”領導小組
組 長: 市委副書記、市長
副組長:王學偉 市政府副市長
成 員:左朋智 市政府辦公室主任
王春翔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劉 偉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劉 杰 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
李永發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
吳 偉 市應急管理局局長
汪兆勇 市公安局政委
蔣德啟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劉本成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
徐彥彬 市林業局局長
沈 毅 市水利局局長
曹建軍 市財政局黨組成員
各鄉(鎮)黨(工)委書記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兼總路長辦公室)在市交通運輸局,辦公室主任由交通運輸局王春翔兼任。
附件2
梅河口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質
“路長制”改革試點工作考核辦法
根據《梅河口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質“路長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精神,為更好的完成“路長制”各項工作,結合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考核對象
各鄉鎮(街)“路長制”工作落實和推進情況。
二、考核原則
(一)年度工作要點。“路長制”工作考核與年度“路長制”工作要點相銜接,按照年度工作要點制定年度考核方案,分年度確定考核內容。
(二)工作實效。注重管護效果,實現路域環境良好;注重執法效果,開展專項執法或綜合執法,實現無涉路違法行為;積極推進各項工作開展,確保公路安全、暢通、舒適、美麗。
三、考核程序
(一)制定考核方案。根據“路長制”年度工作要點,市“路長制”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制定“路長制”工作考核方案和細則。
(二)考核內容。“路長制”工作考核主要內容包括各鄉鎮(街)“路長制”機構構成;各項制度措施完善;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納入年度績效考核情況;公路干凈、整潔、安全、有序、美觀;信息報送及時和社會監督機制完善等。
(三)考核方式。根據“路長制”工作年度考核方案和細則,組織對各鄉鎮(街)開展日常考核和年終考核。
縣道、鄉道、村道。分為半年度考核和年度考核,按照公路總里程的30%進行抽查,每次抽查比例:縣道不少于68公里,鄉道不少于220公里,村道不少于94公里。其中:半年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結合,年終考核結果依據半年和年度考核情況匯總進行分類,其中半年考核占30%分值,年度考核占70%分值。(考核評分標準詳見《梅河口市農村公路“路長制”工作考核指標》)
考核時間:每年10月份。
(四)公布考核結果。對考核結果由市“路長制”領導小組辦公室以通報形式公布。
四、考核分工
各級路長負責轄區內“路長制”實施工作的督導和自檢,制定相應制度,收集和整理有關文件,接受市“路長制”領導小組的檢查和督導。市“路長制”領導小組負責對各鄉鎮(街)“路長制”考核的組織協調工作,統計及公布考核結果。
本辦法自發文之日起執行。
附件3
梅河口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質“路長制”改革試點工作考核指標
考核項目 |
分 值 |
考核內容 |
單項 計分 |
評分標準 |
建議 |
基礎工作
|
50分 |
設立“路長制”辦公室并掛牌,明確專人負責“路長制”工作;機構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落實“路長制”經費;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出臺實施方案,包括建立覆蓋至村的“路長制”組織體系,落實工作責任,按照部門職責分工,明確責任人;按照“一路一長”的原則,明確各級路長。 |
15分 |
未形成各職能部門組成的“路長制”領導小組的扣4分;未明確專人負責“路長制”工作的扣2分;路長制工作經費未落實的扣4分;未出臺工作方案的扣2分;未將“路長制”工作責任分解至村的扣3分。 |
|
公布路長名單,配合市路長辦設置鄉鎮(街)、村管公路的路長公示牌,公布監督舉報電話。 |
5分 |
未設立路長公示牌不得分;路長公示牌信息不準確每塊扣1分,扣完為止。 |
|
||
制定“路長制”工作會議、公路橋梁信息建檔立卡、巡查、專管員、考核制度。 |
15分 |
鄉級路長每年召開工作落實會議少于4次扣3分,會議記錄不完整扣2分,每缺一項工作制度的扣1分。公路橋梁信息建檔立卡不完整的扣5分。 |
|
||
建立對村“路長制”工作考核落實情況,鄉路長每年至少進行兩次“路長制”推行情況的自考自查及對村路長的考核評估。 |
10分 |
未開展對村進行考核評估,扣5分;鄉路長辦未開展自考自查,扣5分。 |
|
||
加強“路長制”政策宣傳和引導,及時報送路長制工作信息和動態情況。 |
5分 |
未開展宣傳、引導工作的扣1分;未按照小組辦關于路長制信息報送要求及時上報信息和工作動態的,每次扣1分,扣完為止。 |
|
||
干凈 |
10分 |
明確養護員工、保潔員包保責任從事公路管護、保潔工作。 |
5分 |
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未明確養護員工、保潔員責任的每條路扣1分,扣完為止。 |
|
及時清理路面障礙物、拋灑物,清掃路肩積塵積泥,適時清洗護欄;清除路基、水溝、公路用地范圍內的堆積物;清理橋梁伸縮縫、疏通泄水溝,清理錐坡、橋墩(臺)雜草、雜樹。 |
5分 |
日常考核、年度考核。管護、保潔、清理不到位的發現一處扣0.1分。 |
|
||
整潔 |
10分 |
加強管轄路段沿線住戶、門店、企業和建設工地的管理,禁止占用公路及公路用地堆物放料,禁止向路面排水、排污。 |
3分 |
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未及時處置的每處扣0.1分。 |
|
制止占路打谷曬糧;制止在護欄、綠化、標牌等設施上晾曬。 |
2分 |
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未及時處置的每處扣0.1分。 |
|
||
規范標識標牌,制止擅自設置廣告牌、指路牌等非公路標牌,清除遮擋公路標牌視線的障礙物,清洗標識標牌。 |
3分 |
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未及時處置的每處扣0.1分。 |
|
||
發現公路水毀、路面破損、設施缺失及時通知主管部門處置。 |
2分 |
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未及時通知的發現一次扣0.1分;未及時處置的扣0.1分。 |
|
||
安全 |
10分 |
道路養護人員著標志服上路作業。 |
2分 |
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未著裝每人每次扣0.1分。 |
|
制止擅自新增平交路口,防止增加安全隱患點;制止擅自埋設(架設)管道、電纜。 |
2分 |
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未及時制止的每處扣0.5分; |
|
||
管控公路建筑控制區內(含橋下)建筑物及地面構造物,制止不符合間距要求的建房(距離公路用地外緣國道不少于20米,省道不少于15米,縣道不少于10米,鄉道不少于5米,村道不少于3米)。 |
2分 |
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未及時制止的每處扣0.5分。 |
|
||
發現損壞公路等違法行為及時通知執法部門進行查處并通知管理部門進行修復;發現污染公路違法行為及時通知執法部門進行查處并及時組織科學處置。發現車輛超限超載運輸及時舉報。 |
2分 |
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未及時通知相關部門進行處理的每處扣0.2分;對污染公路違法行為未及時處置的每處扣1分, |
|
||
對農村公路逐條排查交通安全隱患并建立臺賬,及時要求公路、交通、交警、鄉鎮進行聯合整治。 |
2分 |
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未開展排查的每條路扣1分,扣完為止。 |
|
||
有序 |
5分
|
管轄路段兩旁的建設工地一律圍擋作業,嚴禁施工車輛出現粘帶泥土和拋灑滴漏、污染公路現象。 |
2分 |
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建設工地未圍擋作業的每處扣0.3分;施工車輛污染公路的每處扣0.2分。 |
|
對季節性水果、農副產品的銷售,引導經營戶在不影響公路安全、暢通和美觀的地點集中銷售,統一管理;制止公路邊擺攤設點,規勸經營戶離開公路邊溝進行經營。 |
2分 |
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未及時處置的每處扣0.1分。 |
|
||
對馬路市場,特別是利用公路兩側作為趕集場所要依法取締。 |
1分 |
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未依法取締的每處扣0.5分。 |
|
||
美觀 |
5分 |
所有鄉道、村道與干線公路接線處需硬化。 |
2分 |
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未硬化的每處扣0.3分。 |
|
加強公路兩旁綠化、美化的管護,確保生長良好,適時澆水、除蟲,每年修剪不少于兩次(4月和10月各一次),確保公路安全視距。 |
3分 |
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未按要求修剪的每條公路每次扣0.2分。 |
|
||
交辦督辦 |
10分 |
及時落實市“路長制”領導小組辦公室交辦督辦事項。 |
5分 |
未及時落實市“路長制”領導小組辦公室交辦要求督辦事項的,每項扣1分,扣完為止。 |
|
群眾投訴舉報問題的處理情況。 |
5分 |
未及時處理群眾投訴舉報問題的,每次扣1分,扣完為止。 |
|
||
附加分 |
|
“路長制”工作有創新,成效顯著。列為試點先行成果顯著。 |
|
“路長制”工作宣傳推介被市級媒體采用報道的,每篇加2分;被省級媒體采用報道的,每篇加5分;被中央級媒體采用報道的,每篇加10分(同一宣傳不重復計分)。列為試點先行的加5分。 |
|
合計 |
100分 |
|
100分 |
|
|